【校友风采】翰墨丹心传薪火——记94届机电专业洪坤江校友

共有10位读者访问过此文发文部门: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5-07-03 08:55:12发布人:主站复审


图片

校友名片

洪坤江自署洪昆冈,

字璞生,斋号甲戌墨苑、瞻璞斋。

1994年春创办甲戌书院

现为甲戌书院院长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从潮汕家庭的笔墨启蒙,到部队后勤的坚持研习,再到毅然辞职创办“甲戌书院”专注书法教育,洪坤江校友(汕头机电学校毕业,为先进制造学院的前身)将一生挚爱倾注于方寸笔墨之间。三十载光阴荏苒,他不仅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人生,更让中华书法艺术的种子在无数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洪坤江校友的书法世界,聆听他与笔墨相伴、以教育传承的故事。



翰墨缘起                 


01

从潮汕年俗到一生志业


洪坤江校友的书法启蒙,深深植根于潮汕文化的沃土。“应该是从学龄前开始”,他回忆道。每逢春节,父亲提笔写春联;正月里,按潮汕习俗书写“平安帖”敬奉神明。方寸红纸上的墨迹,是他对书法最初的认知。

图片


小学时,从军叔父寄回的家书,字迹工整漂亮,在他心中“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点燃了“写一手好字”的朴素愿望。学校里的描红课,则是他真正系统接触书法的起点。这份热爱贯穿了他的初中生涯,持续不断的临摹练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汕头机电学校后,书法特长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舞台。凭借出色的书法功底,他成功竞选进入学生会学习宣传部,负责校报出版、标语书写、全校黑板报组织等工作。“基本上在学生会的时候都是我去完成”,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洪坤江校友在校时用钢板蜡纸印刷出版的校报)


毕业后进入部队后勤工作,他依然活跃在部队的书法比赛中。幸运的是,在广后潮阳河溪农场工作期间,他结识了潮籍书画篆刻名家林仲伟先生。每逢周末,他便登门求教,观摩大师创作,聆听作品点评,在笔法、墨法上获益匪浅。后来更得益于军旅书法名家彭小鹏、丘仕坤等诸先生的一路指导与关爱,还前往了山东青岛参加全国书法导师班深造。


图片

创办书院                 

02

传承薪火与创业坚守




1994年农历甲戌年春季,洪坤江校友创办了“甲戌书院”,至今已走过整整31个年头。

谈及创办初衷,他深情地说:“我想让身边喜欢书法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能一起来参与学习书法,共同来弘扬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他希望通过开班办学,让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让中华文化通过笔墨得到生动的记载。



图片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初期,他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办学,后来才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没有了其他收入来源,“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直接压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书院起步阶段收入微薄,“确实挺不容易”。是亲朋好友家人的鼎力支持,助他渡过了难关。“现在想想,当时真是置死地而后生”,他感慨道,“如果当时不敢下这么大的决心,也没办法成就自己的书法事业。”

图片

这份坚持与付出,换来了桃李满天下。三十年的教学耕耘,无数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领略书法之美。从小小的孩童,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甚至出现一家三代同为弟子的佳话。更有来自香港以及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墨西哥、奥地利等地的中外友人、学生加入到甲书院的书法班学习中来。甲戌书院,已成为传承书法艺术、培育文化新苗的重要园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道育人                

03

因材施教 滋养心灵 


深耕书法教育数十载,洪坤江校友对教学之道有着深刻洞见。

问及学习书法的关键,他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找对老师。” 一位好的引路人,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起点,并在浩瀚的书法宝藏(楷、行、隶、篆、草及各种碑帖)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教学方法上,他始终坚持“因材施教”。 “因为每个人对各种书体的理解程度会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用笔也好,结构也好,也会有不一样。”他会观察学生对不同字体的喜好和表现,据此引导其学习方向。


图片

他认为,书法教育远不止于技法训练。除了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书法艺术,帮助他们从临摹过渡到创作,并在创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加深领悟。

同时,他尤为看重书法对心灵的滋养作用:“通过对书法的学习,修正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更好地面对人生。”书法,在他眼中是修身养性、提升生命品质的途径。


时代思辨                

04

 数字浪潮下的传承与坚守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与变革,洪坤江校友的看法理性而充满信心,他承认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在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现在想学什么样的字帖,网上一搜都能搜到,非常丰富”,学习资源远胜往昔。挑战则在于人工智能也能“写”出漂亮的书法。

然而,他坚定地指出:“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不单单是写一手漂亮的字。更是融合了我们这个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在里面。”他认为,真正的书法创作是情感的融入,“每写的一幅作品都是融入了情感的创作”,这种情感与内容、笔墨纸张的关联,是“高科技所代替不了的”。


图片

他对书法培训的前景非常看好。 “随着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强大发展,那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走得更长更远,走向世界。”他视当前为文化传播的“非常好的契机”,并常勉励学生:“你们现在好好把书法学好,将来走出去啊,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他深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是伴随着文化的复兴”,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必定会走向世界。他更呼吁所有国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啊,身在何处,把我们中国文字写好,把我们中国书法写好。这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爱书法也是爱国家的一种表现。”

图片


寄语后学

最后,洪坤江校友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创业与教学经历,向有志于从事书法教育或书法创业的校友和在校学生送上真挚的建议与寄语:

认清行业性质: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需要“通过你的兴趣爱好来支撑你的事业”。

夯实自身根基: “首先自己要扎实,立足传统,深挖传统”,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秉持长期主义: 要有“长期拼搏的精神”,“书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穷一生的学习”。

坚守热爱与意志: “坚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斗志缺一不可,同时也要自己真正的热爱这一门艺术,才足够你支撑你去做这一件事。”他深知此路“非常不易”。

寄语在校学子: “多花点时间把字练好,让好字陪伴终生。它一定会让你受益一生。”


图片


图片

结语

洪坤江校友将儿时对墨香的向往,淬炼成一生执着的追求。他勇于“置死地而后生”,创办甲戌书院三十余载,以笔墨为犁,深耕传统文化沃土,培育了无数书法新苗。

在数字化浪潮中,他坚守书法作为情感载体与文化根脉的价值,对传承前景充满信心与使命感。他的故事,是热爱与坚守的写照,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洪坤江校友的翰墨人生与育人情怀,是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校友群体的骄傲,也激励着广大在校学子,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洪坤江校友部分书法作品赏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学生工作处

返回原图
/